手机云川网

山东高速惊现欧盟牌照小车:一场跨越山海的“公路奇遇”

7月17日,山东高速上演了一场现实版“国际公路奇遇”——一辆悬挂欧盟牌照的蓝色小车在济青高速上疾驰,引发网友热议。这辆来自斯洛文尼亚的轿车不仅因异域风情成为“网红”,更因车主的跨国自驾故事,成为观察中国开放与文化交融的生动样本。

欧盟牌照现身山东:从晨雾到车流的“意外邂逅”

清晨5点的济青高速,货车司机老王正揉着惺忪睡眼超车,一道蓝色身影突然闯入视线:前车尾部悬挂的黄底蓝字“EU”牌照,圆圈内12颗星星在晨雾中格外醒目。“活了四十多年,头回在山东见到欧盟牌照!”老王猛踩刹车,手机镜头记录下这辆白色轿车的“真容”——车身贴着中国入境检疫标志,后备箱露出半截折叠自行车,后挡风玻璃上还贴着“中国自驾游”的英文贴纸。

当老王鸣笛示意时,车窗缓缓降下,露出一张高鼻梁深眼窝的脸。司机笑着竖起大拇指,用带口音的普通话说:“这路,比德国的Autobahn还平稳!”这段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迅速传播,网友放大画面发现,车牌所属国为斯洛文尼亚——这个巴尔干半岛小国的车牌出现在山东,被调侃“比见法拉利还稀罕”。

跨国自驾党:从霍尔果斯到胶东半岛的“万里征途”

这辆小车的“中国之旅”并非偶然。据济南海关透露,2025年一季度入境自驾车辆同比激增三成,其中不少是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的“跨国自驾党”。车主是一位斯洛文尼亚汽车工程师,他计划用三个月时间穿越中国15个省份,重点体验智能高速公路的ETC系统与车路协同技术。“中国的ETC车道覆盖率超过90%,比欧洲先进十年!”他在服务区接受采访时感叹。

更有趣的是,这位工程师的行程充满“中国味”:在服务区加油时,他正用翻译软件向店员讨教“煎饼卷大葱”的做法,还掏出手机展示卢布尔雅那的家中酿的蜂蜜酒:“我要把山东的味道带回去,也邀请你们去斯洛文尼亚喝蜂蜜酒!”他的后备箱里,折叠自行车、中文地图和便携式茶具,见证着这场“硬核旅行”与“文化软着陆”的融合。

开放中国:从“入境许可”到“公路奇遇”的制度温度

外国车辆在中国合法行驶需跨越多重门槛:临时车牌申请需提交《机动车临时专用号牌申领表》、入境批准文件等材料,经车管所车检合格后发放;临时驾照需持境外证件办理,有效期最长三个月;车辆还需符合中国环保标准,缴纳关税与购置税。尽管流程严谨,但济南车管所工作人员表示:“只要材料齐全,三个工作日内可办结。”

这场“公路奇遇”背后,是中国持续扩大的开放姿态。从霍尔果斯口岸的跨国自驾潮,到山东高速上的异国车牌,制度保障与人文温度共同编织着“一带一路”的民生纽带。正如网友评论:“当欧盟车牌汇入中国车流,每个方向盘都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相遇故事。”

晨光中,那辆蓝色小车渐行渐远,但关于开放、包容与文化交融的讨论,仍在高速路上延续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手机云川网 » 山东高速惊现欧盟牌照小车:一场跨越山海的“公路奇遇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