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高考录取工作进入尾声,全国高校纷纷寄出首批录取通知书,而今年的“入学邀请函”却因创意十足的设计火出圈——从3D立体建筑到可种植种子纸,从非遗工艺到科技互动,一封封通知书不仅承载着学术的邀请,更成为高校展示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的“第一张名片”。网友直呼:“这哪是通知书?分明是艺术品!”
科技感拉满:AR互动、芯片嵌入,通知书也能“玩起来”
今年,多所高校将前沿科技融入通知书设计,打造沉浸式入学体验:
-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“太空金属”通知书堪称“硬核浪漫”。通知书外壳采用航天级合金材质,内嵌一枚自主研制的“超级芯片”,扫描即可观看校长寄语、校园全景VR,还能获取专属数字纪念品。有新生调侃:“这厚度,感觉能防弹!”
- 上海交通大学则推出“AR校园导览”通知书。用手机扫描封面,交大标志性建筑“庙门”便跃然纸上,伴随三维动画展示校史故事,连食堂菜单都以动态形式呈现,被网友誉为“最实用的入学攻略”。
- 电子科技大学的通知书暗藏“黑科技”:封面电路板图案实为可触摸盲文,视障新生也能通过触感感知学校关怀;内附的“硅基芯片”钥匙扣,则寓意“以科技之心,开启智慧之门”。
文化味十足:非遗工艺、地方特色,一纸通书见底蕴
不少高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,让通知书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:
- 中国人民大学采用非遗“花丝镶嵌”工艺,将校徽主体部分以0.2毫米银丝编织而成,阳光下流光溢彩。设计团队表示:“希望新生在拆封瞬间,就能触摸到千年技艺的温度。”
- 陕西师范大学延续17年传统,由老教授们用毛笔手写通知书。今年更升级为“双色套印”,朱砂红底配小楷金文,被收藏家评价“兼具书法价值与历史意义”。
- 厦门大学的通知书则是一幅“海上花园”画卷:外封采用闽南红砖建筑纹样,内页镶嵌鼓浪屿风光水彩画,连信封都印有闽南语“呷霸碗”(吃好饭)的温馨问候,尽显地域风情。
环保理念深入人心:种子纸、可降解材料,通知书也能“生长”
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绿色设计成为新潮流:
- 北京林业大学的通知书以“时光树”为主题,封面采用大豆油墨印刷,内页嵌入4颗可种植的树种:国槐、银杏、白蜡、椴树。新生扫码还能学习种植教程,学校承诺:“十年后,我们邀你回校,看小树与青春共成长。”
- 浙江大学的通知书使用甘蔗渣制成的可降解材料,拆封后可折叠成笔筒或书立,附赠的“求是鹰”徽章则由回收塑料再生而成,真正实现“零废弃入学”。
“录取通知书是高校的第一张‘脸’。”教育专家指出,从“一张纸”到“一份礼”,创意设计的背后是高校对人才培养理念的诠释——无论是科技感、文化味还是环保意识,都在传递一个信号:这里不仅传授知识,更塑造价值观。
目前,#最美录取通知书#话题阅读量已超3亿,不少网友晒出“祖传通知书”对比:“我当年的通知书就是一张A4纸,现在孩子收到的能当传家宝!”而高校招生办则透露,未来将探索更多个性化设计:“或许有一天,通知书会根据你的专业定制——学医的收到DNA双螺旋模型,学艺术的收到可折叠画廊,让入学仪式感拉满!”
一纸通书,万千心意。当创意与诚意相遇,这份“开学礼物”早已超越了通知本身,成为青春记忆中永不褪色的亮点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手机云川网 » 这些录取通知书,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一亮又一亮!——2024高校创意录取通知书大盘点